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山西省钢铁行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施方案

时间:2016-06-06 11:16:17  来源:  作者: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423号)和《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文件精神,落实《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1476号)要求,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发展、节约发展,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结合我省钢铁行业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行业现状

2014年,全省生铁产能约5400万吨、粗钢产能6600万吨、钢材产能5500万吨;炼铁高炉共有83座,其中容积1000立方米以上的有20座;炼钢转炉共有74座,其中容量100吨以上的转炉有14座。2014年,全省钢铁行业能源消耗总量约4850万吨标准煤,全省12家重点钢铁企业的吨钢可比综合能耗平均为602.4千克标准煤/吨,比全国70家重点钢铁企业的吨钢可比综合能耗平均值高5.90%,比全国能效水平先进钢铁企业的吨钢可比综合能耗高出约19%,能效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因此,在钢铁行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对加快我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进钢铁行业节能低碳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工作目标

(一)对标企业

对标活动在全省重点钢铁生产企业中开展(具体名单见附件1)。其它钢铁企业可参照本实施方案,结合各自企业实际,开展能效对标活动。

(二)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能效对标,促进全省钢铁企业吨钢可比综合能耗持续下降。到2020年,力争全省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下降低到510千克标准煤/吨以下,重点钢铁企业的能效水平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2、具体目标

十三五末,全省钢铁企业能耗指标达到以下目标:

吨钢可比综合能耗≤510kgce/t

烧结工序能耗≤52kgce/t

炼铁高炉工序能耗≤426kgce/t

炼钢转炉工序能耗≤-12kgce/t

高炉煤气放散率<3%

高炉炉顶煤气压差发电>43kwh/t(干式)

转炉煤气回收≥95M3/t

转炉蒸气回收量≥10kgce/t

 三、指标体系

(一)综合能耗指标

综合能耗指标1项:吨钢可比综合能耗。

(二)工序能耗及其它指标

工序能耗指标3项:烧结工序单位产品能耗、高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其它指标4项:炼铁高炉煤气放散率、炼铁高炉炉顶压差发电量、炼钢转炉煤气回收量、炼钢转炉蒸气回收量。

(三)标杆值确定

依据我省钢铁行业实际情况,能效对标指标的标杆值分为两个档次,即先进值和行业平均值。其中:先进值是指上一年度全国70家重点钢铁企业能效指标排位前20名的平均值;行业平均值是指上一年度全70家重点钢铁企业能效指标的平均值。(具体标杆值见附件2)。

能效指标达到或高于先进值的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对标的标杆值(原则上应高于先进值1%-3%);能效指标未达到先进值但高于行业平均值的,以先进值作为对标的标杆值;能效指标低于行业平均值的,以行业平均值作为对标的标杆值。

四、重点任务

(一)开展能效诊断和监测对标企业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依托自身力量或通过第三方机构,认真开展能效诊断和能耗监测,通过现场诊断和热工测试,按照《山西省粗钢生产主要工序能耗限额标准》的要求,查找各主要生产工序能源消耗方面的差距,重点在炼铁高炉煤气回收、炉顶余压发电、炼钢转炉煤气和蒸汽回收利用等环节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重点推荐的先进适用节能技术、余能回收利用技术和提高能效的管理机制,充分挖掘节能潜力,提出节能路径和改进措施。行业协会每年要对能耗较高的企业开展现场能效诊断,指导企业制定改进计划,并组织专业节能技术服务公司为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二)建立能效对标工作制度对标企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能效对标工作方案,建立健全能效对标各项制度,建立日常工作计划。要制定包括目标保证、过程控制和监督评价等方面的节能措施和管理制度,建立对标工作例会制度和对标综合评价体系。对标企业每季度要召开一次推进能效对标活动的工作例会,对能效对标活动进行评估、分析和总结,确保对标活动取得实效。要建立能效对标活动信息、经验交流机制,做好信息定期报送和发布。

(三)推进节能技术改造以推广先进适用节能技术和推进绿色循环发展为重点,加强节能全过程管理,大力实施节能改造项目,促进产业升级和能源高效、梯级利用。积极推进连铸坯热装热送、蓄热式加热炉、电机变频调速等生产工艺创新和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烧结烟气余热回收、高炉煤气回收、高炉炉顶余压发电以及转炉煤气和蒸汽回收、高炉渣余热回收等各类余能的回收利用效率。各对标企业要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现有技术中心的作用,加大节能新技术和生产新工艺的研发力度。鼓励企业建立能源管理控制中心,实现能源利用的全方位优化。

(四)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企业要按照《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2)的有关要求,逐步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能源管理职责,完善能源管理策划、实施和运行等相关建设内容,力争到2020年体系基本建成运行。推进能源管理基础工作,强化企业能源统计、监测和计量器具的配备,注重企业节能文化建设,逐步形成自觉贯彻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主动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和管理方法的管理机制,做到工作持续改进、管理持续优化、能效持续提高。

(五)持续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要持续推进。企业和行业协会要及时跟踪、分析、总结能效对标活动推进情况,每年要提出新的能效指标改进目标,确保企业能效水平始终保持逐年提升的态势。行业协会要积极研发钢铁行业能效对标系统软件,有力支撑对标活动;要建立能效对标数据库和企业最佳节能案例实践库,确保能效指标数据的真实性和最佳节能实践的先进性。建立行业能效领跑制度,行业协会要结合每年度能效对标活动进展情况,组织评选一批年度能效标杆企业,并实行动态评价,进行实时调整。

(六)构建节能标准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16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5109号),严格执行国家《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相关标准,适时修订我省《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地方标准。研究制定行业能效对标评价标准,建立能效对标工作综合评价体系和要求。鼓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台节能相关标准,强化企业节能标准的实施。到2020年,在钢铁行业逐步构建起由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构成的节能标准体系。

五、推进机制

(一)明确职责省经信委负责能效对标活动的统一组织,对能效对标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各市经信委负责属地企业的能效对标活动,指导和推进本地区企业有序推进对标活动。行业协会要加强对行业内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活动的指导,组织制定行业能效对标活动实施方案和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明确对标方法,确定能效对标的标杆值和选取原则,合理安排对标活动时间进度。各企业要成立由企业相关负责人担任主要领导的能效对标工作组织机构,确保对标工作顺利开展。

(二)技术服务行业协会要积极搭建节能技术服务交流平台,为对标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和能效诊断等服务,推广先进适用节能技术。通过引进一批有相关资质、实力强、服务好的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提供能效评估、节能诊断、设计、改造 、运行、管理等技术服务,鼓励企业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机制实施节能改造。建立能效对标专家库,推荐相关领域内有较高学术造诣、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行业专家入库,为能效对标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三)激励机制开展能效对标、推进节能降耗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既要引导企业做好能效对标各项工作,又不增加企业负担,努力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能效对标活动进展情况将纳入企业年度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对能效“领跑者”和能效对标工作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优先扶持。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对达不到《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6-2013)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钢铁企业,应在规定时限进行整改,确保实现节能稳定达标。

(四)培训宣传行业协会要做好能效对标活动专项培训,保障对标活动规范开展。要结合能效对标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宣传推广好的做法与典型经验。不定期组织召开能效对标和节能技术推广研讨会,做好能效对标活动阶段性评估、总结等工作,对企业能源管理岗位人员进行培训。要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做好对标宣传,加大节能最佳实践案例和能效领跑企业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好标杆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附件:1.能效对标企业名单(通过工信部公告)

      2.2016年能效对标活动标杆值     

      3.推广应用的节能技术

 

 

 

 

 

 

 

 

 

 

 

 

 

 

 

 

 

 

 

 

附件1             2016年能效对标企业名单(通过工信部公告)

序号

企业名称

所在地

1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太原市

2

山西美锦钢铁有限公司

太原市

3

大同煤矿集团钢铁有限公司

大同市

4

忻州华茂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忻州市

5

文水海威钢铁有限公司

吕梁市

6

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

吕梁市

7

山西城财钢铁有限公司

吕梁市

8

山西新泰钢铁有限公司

晋中市

9

山西晋城钢铁控股集团

晋城市

     10

山西建龙钢铁有限公司

运城市

11

山西宏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运城市

12

河津市华鑫源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运城市

13

山西高义钢铁有限公司

运城市

14

山西永恒工贸有限公司

运城市

15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

长治市

16

山西长信工业有限公司

长治市

17

山西常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长治市

18

黎城太行钢铁有限公司

长治市

19

潞城市兴宝钢铁公司

长治市

20

襄汾县新金山特钢有限公司

临汾市

21

山西立恒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临汾市

22

襄汾县星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临汾市

23

山西东方恒略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临汾市

24

酒钢集团翼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临汾市

 

25

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

临汾市

26

山西中升钢铁有限公司

临汾市

 

 

 

 

附件2:                 2016年能效对标活动标杆值

 

               标杆值
 
指标名称

先进值

行业平均值

国家能耗限额标准(GB21256-2013

地方能耗限额标准(DB14/664-2012)

1、吨钢可比综合能耗

535kgce/t

587kgce/t

2、烧结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47kgce/t

54kgce/t

55kgce/t

60kgce/t

3、高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378kgce/t

412kgce/t

435kgce/t

450kgce/t

4、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16kgce/t

-10kgce/t

-10kgce/t

0kgce/t

5、炼铁高炉煤气放散率

0%

3%

7%

6、炼铁高炉炉顶压差发电量

干式:48kw·h/t    湿式:39kw·h/t

干式:43kw·h/t          湿式:36kw·h/t

干式≥42kw·h/t          湿式≥32kw·h/t

7、炼钢转炉煤气回收量

干式:115m3/t       湿式:102m3/t

干式:95m3/t       湿式:86m3/t

干式:90m3/t       湿式:80m3/t

8、炼钢转炉蒸气回收量

13kgce/t

10kgce/t

7kgce/t

  

 

 

 

 

 

 

 

 

 

 

 

 

 

 

 

 

 

 

 

 

 

 

 

 

 

 

 

 

 

 

 

附件3               

 

推广应用的节能技术

 

1、炼铁高炉炉顶煤气压差发电技术(TRT)

2、(高压)干熄焦技术(余热利用)

3、烧结余热回收发电技术

4、炼钢转炉煤气蒸气回收利用技术

5、蓄热式燃烧技术

6、低热值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7、变频器调速节能技术

8、高炉鼓风除湿节能技术

9、全预混燃气燃烧技术

10、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技术

11、矿热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

12、非稳态余热回收及饱和蒸汽发电技术

13、旋切式高风温顶燃热风炉节能技术

14、冶金余热余压能量回收同轴机组应用技术

15、高辐射覆层技术

16、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技术

17、变频优化控制系统节能技术

18BPRT系统技术

19、转炉负能炼钢工艺技术

20、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

21、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打印
打印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35家钢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公示
35家钢企完成超低排放
山西省民营钢铁企业2017年峰会在立恒集团召开
山西省民营钢铁企业20
山西省民营钢铁企业2016年峰会在立恒召开(图文)
山西省民营钢铁企业20
 省钢铁行业协会举办重点钢铁企业能效水平对标培训班(图文)
省钢铁行业协会举办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