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协会简介
科技创新
节能减排
八面来风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行业动态
会员专区
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山西日报:笔尖山西 中国强音
时间:2017-01-22 17:02:54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
近日,一则太钢破解“笔尖钢”的消息开启了刷屏模式,盛誉扑来,风头无二。“国家难题”的“山西回答”铿锵响亮,“山西回答”背后的“山西形象”人气飙升。相比人们的激动,此时的太钢人自豪之余则要平静许多,因为对于太钢人来说,“笔尖钢”研发成功绝非偶然,而太钢破解这种国家级的科研难题已经远不是第一次。上到火箭飞船,下到硬币笔尖,太钢的科研创新就像一艘庞大的战舰,“闻新则喜、闻新则动、以新制胜”这12个大字就像战舰上高高飘扬的战旗,令人不惧失败,豪情万丈,屡立奇功。
众所周知,山西作为资源型省份,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煤炭钢铁市场正在经历寒冬,“去产能”形势严峻却不容置疑。“打赢生存保卫战”在太钢已成为一道自上而下的紧箍咒。然而,2016年,在钢产量基本持平的前提下,实现利润12.9亿元,其中新产品贡献率达70%以上。《山西日报》报道称:“一批新、优、特产品陆续问世,成为太钢搏击市场、抵御寒冬的利器。”
“高精尖,新优特”这6个字闪耀着科技创新的光芒,代表着未来的方向,也鼓舞着太钢人重新奔跑在追梦的路上。创新驱动,科技支撑,这在山西的制造企业早已不是什么时髦词汇,而是夙兴夜寐的实践和看得见的成果。在太钢领头人的新年献词中,洋溢着满纸铿锵,“勇于摘取钢铁工业皇冠上的一颗颗明珠……”这已赫然表明了太钢人乃至山西制造人的志向。
惟创新者强,强在创新的机制。李克强总理说,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那么在企业里,技术创新又要靠谁来完成?在太钢、在太重、在淮海,各种技术创新机构让人眼花缭乱,不仅有先进的技术中心,还有一批以一线工人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不仅有院士、专家,还有各种身怀绝技的技术能手、一流工匠。令许多太钢人津津乐道的是,仅一个技术比武项目就坚持了30多年,比赛项目已从原来的5个发展到了50余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反对守成”,在这样的创新文化下,人人创新的热情已蔚然成风。笔者浏览了几个月来太钢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最多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内容有两种:一种是关于一线技术工人的创新和获奖报道,一种是关于新型产品的研发和上市报道。扑面而来的就是一个字——“新”。“新”的背后,这个沐风栉雨80余载的钢铁巨人,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惟创新者强,强在创新的担当。52道工序,5轮近百项试验,5年研发……看似不起眼的笔尖钢,凝聚着的是太钢人不懈追求的创新精神,也折射出国家难题中的山西担当。年生产数百亿支笔的产笔大国,因缺乏核心技术,每年花上千万美元进口笔尖钢,以至受到李克强总理的多次过问。这个攻坚的担子,山西担了,太钢担了,最终太钢替中国制造业发出了强音。远不止是笔尖钢,仅从2016年4月到12月,笔者看到,每个月太钢都有新产品取得重大的突破或利用,从太空飞船到长江大桥,屡传佳音。
惟创新者强,强在首发首创精神。这里不仅研发“高端”,还“生产”标准,以太钢为代表的一批山西制造业不仅是研发者、生产者,还是标准的制定者。标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行业内的实力、影响力和引领力,更意味着产业的升级。而所有这些,钉钉子般的首创精神才是原动力。当一个年轻的炼钢工感慨地说:“你得和转炉做好朋友,你得喜欢它、欣赏它,才能耐心地琢磨它,才能用心读懂它。”这时,你会感受到首创精神在这里还有着更深一层的含意,那就是爱与执著。
新年伊始,小小的“笔尖钢”引爆了山西人的豪情。而业内人士感叹,山西的“太”字号又岂止是太钢,2016年岁末,太重也传来好消息,在渤海之滨,太重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钻井平台成功下水,成为太重进军海洋工程的重要里程碑。
咬”定创新不放松,“山西智造”正在为山西经济带来强劲的活力。
打印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35家钢企完成超低排放
山西省民营钢铁企业20
山西省民营钢铁企业20
省钢铁行业协会举办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09 sxgtx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山西省钢铁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9979号-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胜利西街327号 电话:0351-3123733 邮箱:sxgtxh0351@126.com 邮编:03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