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山西钢铁行业转型发展浅析

山西省钢铁行业协会 谢 力

时间:2025-09-05 10:08:11  来源:钢协信息部  作者:

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内容和方法非常多,结合近期国家出台和将出台的产业政策和山西钢铁行业现状和面临的主要矛盾,本文仅对山西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情况、优化产品结构布局和产业链、绿色低碳、装备升级改造和提高集中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近三年是钢铁行业发展的关键之年,超低排放工作2025年底收官、产量管控任务艰巨、钢铁产业碳交易起步、装备升级改造和提高集中度面临困难、加强行业自律、整治“内卷式”竞争,国家密集出台钢铁行业“绿色、低碳”相关产业政策和转型金融等政策,是山西钢铁行业转型的主要方面和要务。

一、山西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情况

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面对直接降低大气排污染控制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影响到钢铁企业产量分配、规范经营准入、差别化资源分配等方面,是今后钢铁企业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钢铁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基础和环保绩效的重要体现

截止2025年7月,我省共有6家企业获得得了生态环境部、中钢协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公示,占我省钢铁企业总数27.3%。占产能48%,另外还有2家获得单项公示。其中全流程公示的企业6家,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钢智造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部分公示的企业2家,山西宏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有组织排放)、山西新泰钢铁有限公司(清洁运输)。

目前山西钢铁企业正在积极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公示工作,如高义钢铁、宏达钢铁、中阳钢铁、华茂钢铁、吕梁建龙、铭福钢铁华鑫源等企业正在积极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全流程公示工作,可望年内完成公示

我省钢铁行业在国内钢铁大省中超低排放改造公示企业家数排序靠后。河北、江苏接近100%,山东超过70%,辽宁完成比例也高于山西。截止目前为止,全国已公示企业196家,按照国家2025年年底80%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收官的要求,山西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任务艰巨。

山西省钢铁行业到目前为止经全流程公示的企业共有6家,其产能合计3397万吨,占我省钢铁粗钢产能7060.3万吨的48%,与国家收官的目标相差很大。

按目前改造和评估的进度可以达到国家生态环境部在2025年12月31日前将评估检测报告报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收官要求的企业产能合计1698万吨。届时我省钢铁超低排放达到收官要求的粗钢产能5095万吨,占全省钢铁粗钢产能的72%(总产能7060.3万吨),达到全国平均水平80%的目标要求,还差560万吨左右。

山西省目前正在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检测的单位还有4家企业,合计粗钢产能705万吨。从目前的进展情况看,达到2025年年底前完成改造并将评估检测报告报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难度很大。山西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公示工作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多困难,需要从各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尤其是钢铁企业自身。

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面,对直接降低大气排放污染物控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影响到钢铁企业产量分配、规范经营准入、差别化资源分配等方面,是今后钢铁企业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钢铁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基础和环保绩效的重要体现。

二、优化产品结构布局和产业链

1、优化产品结构布局

目前山西钢铁建筑业用材的比例已降至40%左右,与五年前60%以上的比例相比有了明显变化。我省主流钢铁企业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相对合理的产品布局。

太钢形成了以不锈钢、硅钢、高强钢、轮轴钢、镍基合金等品种为主的板、型、线、管、棒和超薄带为特色的产品结构;

晋南钢铁形成了以碳素钢中等截面型材为特色的产品结构;

晋钢智造、山西建龙形成了以碳素钢宽幅热轧板带、冷轧板带、多种涂镀板带产品为特色的产品结构

新泰钢铁形成了以大截面H型材、冷墩钢等产品为特色产品结构;

中阳钢铁形成了以拔丝钢、矿用钢等为特色的产品结构;

吕梁建龙形成了以管坯、齿轮、法兰、轴类等为特色的产品结构;

山西通才工贸形成了以管坯、碳素无缝钢管为特色的产品结构;

宏达钢铁形成了以薄带铸轧为特色的产品结构,该项目是国内首条采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铸轧超薄带生产线;

高义钢铁形成了以碳素钢中宽带热轧板带、冷轧板带、多种涂镀板产品为特色的产品结构;

山西钢铁行业主流钢铁企业产品布局已基本形成,产品涉及到国内外制造业的诸多领域,是山西钢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成果,为山西钢铁行业钢铁产品防止“内卷”式竞争(自己人“卷”自己人),纳入省内、国内统一大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2、产业链布局

山西钢铁结合地方产品特色,创立了四个钢铁产业链链主企业,即:太钢、新泰钢铁、中阳钢铁、山西建龙以及相应的链核企业。随着山西钢铁主流钢铁企业产品布局的形成和完善,围绕不同钢铁产品还将产生新的钢铁产业链和链主企业,强化、延伸、完善山西钢铁产业链和调整山西产业结构推动山西钢铁产品消费注入新的活力。

三、绿色低碳

根据环气候(2025)23号关于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2026年开始对钢铁冶金行业实行碳清缴,即实行碳交易,这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碳排放量进入了以交易为手段、以企业为单元的实质性管控模式。碳交易将实质性地影响钢铁企业产品竞争力,是钢铁产业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重要举措。目前我省钢铁企业围绕节能降耗、减少碳排放做了大量优化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从改变钢铁生产工艺链本身降碳案例较少,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氢冶金、短流程炼钢、铸轧降碳工艺还未全面推广。晋南钢铁钢-焦-化-氢+绿电,宏达钢铁薄带铸轧,通才工贸、首钢长钢、高义钢铁宏达钢铁等企业的方坯铸轧,在工艺链固碳、降碳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这些项目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享受新的产业政策的红利。随着钢铁冶金碳交易的不断深入和碳价格的不断提升,山西钢铁行业通过钢铁生产工艺链变革,在固碳、降碳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当然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四、装备升级改造和提高集中度

山西省钢铁企业目前存在着较大量的限制类装备存量。按高炉、转炉的座数计算,均为50%左右,按产能计算,均为43%左右好于全国50%的水平

已经办理完置换手续尚未建成投产的高炉5座;已经办理完置换手续尚未建成投产转炉5座相关企业应充分利用产业政策的窗口期,尽快完成项目建设和相关产能退出,享受到产业政策的红利,使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减少我省钢铁限制类装备的存量。

对于未办理产能置换手续的装备和企业,由于新的置换办法的出台已不具备简单置换的条件,按目前产业政策的要求将来可通过实质性兼并重组(置换比1.25:1)、短流程改造(置换比1:1)、氢冶金(一事一议)等方式进行置换改造。

企业兼并重组旨在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提升行业集中度,是大势所趋。我省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进行过很多尝试,有成功的案例,但数量少,今后还需结合山西省钢铁行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如山西晋钢控股集团公司近两年做了很多兼并重组的尝试和研究工作,希望近期能够取得成功

打印
打印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35家钢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公示
35家钢企完成超低排放
山西省民营钢铁企业2017年峰会在立恒集团召开
山西省民营钢铁企业20
山西省民营钢铁企业2016年峰会在立恒召开(图文)
山西省民营钢铁企业20
 省钢铁行业协会举办重点钢铁企业能效水平对标培训班(图文)
省钢铁行业协会举办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